天下无呆 发布的文章 - 天下无呆
**手机版登陆界面按钮/>
** 显示logo图标语句/>
首页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开始搜索
1
什么是混合性痴呆?有多少患者是混合性痴呆症?它的危害更大吗?
500 阅读
2
与失智症共生: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423 阅读
3
关于九期一(甘露特钠)疗效调查
407 阅读
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要点
374 阅读
5
同型半胱氨酸是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
241 阅读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搜 索
标签搜索
视频
非药物治疗
AD
症状
意见反馈
照护
新冠病毒
大脑炎症
天下无呆
累计撰写
14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页面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找到
129
篇与
天下无呆
相关的结果
2023-02-27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贾宝辉
贾宝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项目信息项目信息姓名贾宝辉性别女教学职称博士临床职称主任医师任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在科室针灸科执业地点中国 北京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业方向针灸个人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博士后。长期从事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2014年担任针灸(脑病)科科室副主任,为针灸重点专科学术后备带头人。2016年于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1年。活用中医理论,采用益肾填髓的方法,选穴用药,对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头颤、姿势异常等取得一定疗效。擅长诊治胃肠消化功能不良,便秘、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过度活动症、偏瘫,吞咽障碍、失语、腰腿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入选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篇。SCI收录8篇,参编著作5部,副主编1部。担任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临床擅长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脑血管病遗留症状,如偏瘫,吞咽障碍、失语等。颈、肩、腰腿痛,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疼痛类疾病;面神经炎、失眠及痴呆等针灸科常见病,同时开展针灸治疗胃肠道病如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针灸治疗下泌尿系疾病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等针灸治疗优势病症的临床治疗工作。科研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的项目资助者。目前主持1项首都特色临床项目正在研究过程中。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社会任职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奖荣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院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相关文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医"针"能行!在线预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线预约平台
2023年02月27日
8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2-2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韩璎
韩璎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项目信息项目信息姓名韩璎性别信息教学职称教授临床职称主任医师任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所在科室神经内科执业地点中国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业方向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个人简介韩璎教授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国自然评审专家。2000年10月经国家教委选派,赴法国里尔大学地区医疗中心Roger Salengro医院神经病学系与记忆中心深造,师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研究领域国际著名专家 Florence Pasquier教授(该教授是AD国际诊断标准NINCDS-ADRDA2007版、2010版、2014版及VASCOG2014版制定者之一)。2008年起主要从事AD临床诊疗和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工作。在国内较早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方法应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疾病早期评价,证实在MCI早期即可出现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目前作为亚洲唯一受邀代表加入主观认知下降概念启动(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itiative, SCD-I)写作组,参与制定SCD临床特征撰写。在研主持为期5年的国自然重点国际合作项目(82020108013),为期3年的中德会议资助项目(M-0759)。临床擅长AD临床诊疗和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科研成果迄今共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Lancet Neurology》(IF: 59.935)、《Radiology》(IF: 29.146)、《Science Bulletin》(IF: 20.577)、《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IF:18.879)、《Theranostics》(IF: 11.600)、《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IF: 8.823)等,指导研究生多次在国际会议作大会发言,多人次获得AAIC的fellowship奖励。社会任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医院)-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主席。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里尔大区留法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席。获奖荣誉201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分子生物学、功能影像学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精准诊断及疗效监测的关键技术。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22-J038):多模态脑成像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及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在线预约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
2023年02月27日
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2-25
咖啡加牛奶,抗炎效果翻一番
咖啡可谓是当代打工人的续命神器,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充满生活中每个时刻——无论在家里、办公室,或是各种社交场合,我们都能看到咖啡的身影。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与咖啡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多。以往的研究表明,喝咖啡不仅不会损害心脏,适量饮用还能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延年益寿。近日,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咖啡中入牛奶,可以增强咖啡的抗炎作用,使免疫细胞的抗炎效果翻倍。该研究题为“Phenolic Acid-Amino Acid Adducts ExertDistinct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in Macrophages Compared to Parent PhenolicAcids”,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一、研究背景当细菌、病毒或其他外来物质进入人体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通过部署白细胞和化学物质来保护我们,这种反应通称为「炎症」。咖啡酸(CA)和绿原酸(CGA)是植物源性食品和饮料中常见的酚酸,它们与半胱氨酸(Cys)的对应加合物已在含咖啡的饮料中检测到。尽管有充分证明,CA和CGA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但Cys加合物(CA-Cys和CGA-Cys)的免疫调节活性尚不清楚。因此,科学家们合成了加合物,在脂多糖(LPS)处理的RAW 264.7细胞中研究了它们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与母体酚酸的活性进行了比较。之所以使用RAW 264.7细胞系,是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在RAW 264.7细胞和原代人免疫细胞中相似。首先,研究人员研究了CA-Cys和CGA-Cys对细胞转录组反应的影响,以探索CA-Cys和CGA-Cys是否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节细胞信号传导。接着,通过研究PGE2生成、白细胞介素-6 (IL-6) 和 LPS 活化细胞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来比较CA-Cys,CGA-Cys与 CA 和 CGA 的抗炎活性。二、研究方法1、CA-Cys和CGA-Cys加合物的合成和纯化CA和CGA的醌是使用高碘酸盐树脂生成的。将CA(或CGA)和Cys之间摩尔比为1:1的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并在磷酸盐缓冲液(pH 6.5)中搅拌24小时。此后,采用带有Eurospher 100-5 C18色谱柱(直径300 × 8 mm,5 μm颗粒)的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进行纯化。将混合的馏分干燥并溶解在水中并储存在-20°C。CA–Cys和CGA–Cys储备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04 μg/mL(相当于681.6 μM)和210 μg/mL(相当于443.6 μM)。CA-Cys和CGA-Cys的纯度(基于HPLC色谱图验证)分别为99.8%和99.7%。2、细胞培养RAW 264.7 巨噬细胞 (ATCC-TIB-71) 在 DMEM中培养,含有 10% 胎牛血清、100 U/mL 青霉素和 100 μg/mL 链霉素。将细胞培养物保持在37°C,含5%CO2的环境中。3、细胞刺激264.7 细胞 (1 × 105每毫升细胞)分成24孔板贴壁2小时;然后将 10、50 或 100 μM 的 CA、CA–Cys、CGA 或 CGA-Cys 溶解在 Milli-Q 水中,并加入无血清 DMEM 进行 30 分钟的预抑制;然后加入500ng/mL LPS刺激细胞6和24小时。用相应的酚酸或加合物刺激264小时后,根据RNeasy试剂盒提取RAW 7.6细胞的mRNA。培养24小时后,收集来自细胞的上清液并储存在-20°C直至进一步分析。样品命名为CA,CA-Cys,CGA或CGA-Cys,分别代表暴露于CA,CA-Cys,CGA或CGA-Cys的LPS激活细胞。4、细胞活力测试使用PrestoBlue测定法评估细胞活力。5、用ELISA测定PEG2、IL-6 和 TNF-α的分泌水平。6、核糖核酸测序从培养细胞中提取的RNA用于RNA测序,序列数据可在GEO获得。7、PCR检查RNA转录水平。8、真空度测量在刺激24小时后收集细胞并用温热(37°C)无血清DMEM洗涤。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10μM)用于在30°C下染色细胞37分钟。然后,在使用流式细胞术测量荧光强度之前,用温热(37°C)无血清DMEM洗涤三次除去DCFH-DA。三、研究结果在研究中,研究者为了探究多酚与蛋白质结合的抗炎作用,将人工炎症应用于免疫细胞。其中,部分细胞接受了与氨基酸反应的不同剂量的多酚,而另一些细胞仅接受相同剂量的多酚;对照组什么也没收到。结果研究人员观察到:用多酚和氨基酸组合处理的免疫细胞在对抗炎症方面的效果,是仅添加多酚的细胞的两倍。实际上,咖啡豆富含多酚,而牛奶则富含蛋白质。因此,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加牛奶的咖啡中,多酚和蛋白质之间也会发生反应。CA,CA-Cys,CGA和CGA-Cys抑制RAW 264.7细胞中的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四、总结“在酚酸中添加Cys导致巨噬细胞活性发生如此剧烈变化”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已有研究证明,多酚被先天免疫细胞内化,然后它们会输送到溶酶体。因此可以推测,Cys的添加调节了这种内化和/或贩运过程,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这一点。此外,研究人员从转录组学分析中观察到的部分炎症分子被抑制,而另有加合物增强,这表明CA和CGA的抗炎作用存在复杂的调节。这些酚酸调节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涉及多种途径,例如抑制NF-κB信号传导和细胞自噬。目前,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关于酚酸-氨基酸加合物免疫调节活性的第一组独特数据,表明:这些经过充分研究的酚酸的生物活性,因Cys加合物的形成,而发生实质性改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考虑到食品中会存在这种加合物。此研究结果,可作为酚类化合物和氨基酸形成的加合物在未来功能性食品或药品中应用的重要参考,旨在调节代谢、神经或免疫相关疾病。由此可见,咖啡加奶有抗炎奇效! 但是喝咖啡也要适度,不要贪杯哟~文章来源: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afc.2c06658撰写:Catherine编辑:小饼干
2023年02月25日
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2-25
1/3国家痴呆发病在下降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韩 璎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陈海波本报记者 张 芳痴呆症是一种高龄老人的常见疾病,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症全球状况报告》指出,估计目前有超5500万人患痴呆症,预计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上升到7800万,2050年达到1.39亿。不过,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会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于2022年底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但部分国家的发病率已开始降低,这种趋势在部分地区甚至持续了30年之久。30年间,71国发病率降低痴呆症(又名“失智症”)是一系列可影响大脑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疾病,其中又以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约占痴呆症患者的60%以上。由于该病会损害记忆、语言、视空间、注意力、理解力等多种认知功能,患者的生活能力大幅降低,一旦发展至重症阶段,甚至出现不能吞咽等威胁生命的严重问题。世卫组织官网显示,痴呆症导致的相关残疾已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负担。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除了对健康的直接损害,痴呆症还可引发其他意外伤害。身患痴呆症的老人很容易出现跌倒、烫伤、溺水等意外,迷路和走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报道,美国警方经常要追踪迷路的老人,或逮捕患痴呆症的老年扒手,但由于未接受足够的痴呆症相关培训,大部分警察面对患者的困惑和交流障碍都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以致老人在逮捕中受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痴呆症不仅剥夺了数百万人的记忆、独立性和尊严,也夺走了我们熟悉的亲人。但令人痛心的是,痴呆症患者没能得到世界的关注。”《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症全球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只有1/4的国家具有支持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国家政策、战略或计划。尽管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上述研究中,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分析发现,1990~2019年间,71个国家痴呆发病率降低,约占全球国家数量的1/3,其中西班牙、卢森堡、瑞典等18个国家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下降幅度为2.4%~12.1%。2020年,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类似结果:自1998年以来,美国、法国、荷兰、瑞典、英国、冰岛等发达国家的痴呆发病率以每10年13%的速率降低。研究者认为,如果全球其他国家可以达到同样的下降趋势,那么到2040年,新发痴呆症病例将减少6000万。标题文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痴呆症的发病率会在一些国家下降?目前所有发现这一趋势的研究都没能给出确切答案。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阿尔伯特·霍夫曼推测认为,这可能与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老年人医疗保健的总体改善有关。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国家痴呆发病率的下降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的良好控制。陈海波说,痴呆症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病风险与心脑血管健康程度直接相关,高血压、中风等血管疾病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管理,必然有利于痴呆症的控制。霍夫曼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几十年,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都推出了心血管康复计划,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控制血压、血脂,这些措施都对降低痴呆发病率有所贡献。行为相关风险因素的改善。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发现,痴呆症的行为相关风险因素,如吸烟,相较以往有了显著下降,这可能是痴呆发病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对大脑储备的提升。陈海波说,继续教育是增加大脑功能储备的重要方式,而大脑储备越多,年老时可“耐受”的认知减退空间就越大。假定研究生的大脑储备为100%,小学教育水平的人可能只有50%,前者显然更能承受认知的部分减退。但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醒,近30年间,代谢疾病风险人群显著增加。研究人员对痴呆、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负担及风险因素归因后发现,高体重指数、高血糖、高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较低的体力活动强度、肾功能不全、酒精摄入等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未来痴呆症的预防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早干预能延缓疾病进程与部分国家痴呆发病下降趋势不同,我国痴呆症发病仍处于上升阶段。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病学专家贾建平团队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痴呆患病率为6.04%,以此推算,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1507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有983万,血管性痴呆392万,其他痴呆132万。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璎表示,我国痴呆症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该病的认知不足。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在临床症状显现前的15~20年,大脑内即可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如果重视早期阶段的干预,可有效延缓或阻止疾病进程。但韩璎教授在2021年的调查显显示,知晓阿尔茨海默病前期症状的被调查者有78%,而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等主动就诊的仅占17%。从临床来看,约九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就诊延迟,以致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很多患者家属都是后知后觉:“老人曾经的症状应该就是这个病”。要防痴呆须从控制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做起。《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列出了12种可控的痴呆风险因素,按照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序为:中年失聪、早年受教育程度低、晚年吸烟、抑郁症、缺乏社交、脑外伤、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生活、高血压、缺乏运动、糖尿病、过量饮酒、肥胖症。韩璎强调,防痴呆不只是老年阶段的事,而是应该从小就开始行动。老年人如果出现以下7种表现须引起重视:1.自我感觉记忆下降;2.这种感觉在近5年内出现;3.这种感觉在60岁及以上出现;4.对这种感觉很担心,怕患上痴呆症;5.这种感觉持续存在;6.因这种感觉主动就医后,即使初次量表筛查全正常,也要每年查一次量表,看变化趋势是否有下降;7.知情者(如长期共同生活的亲人、保姆等)证实,患者记忆力有下降或有轻微精神行为异常。其中,第4条尤其重要,一旦出现就应到专科门诊就诊。韩璎最后表示,如果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加强对痴呆症的认识,早发现、早干预,10~20年后就可能迎来痴呆发病率下降的拐点。文章来源:环球日报
2023年02月25日
1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2-24
蓝莓汁改善老年人的大脑功能
蓝莓作为一种可口的水果,无论直接食用还是榨汁,均属美味。除去口味极佳,蓝莓还富含日常营养所需的糖、酸和远高于其他水果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功效丰富的花青素等。医学研究表明,蓝莓富含的花青素具有清除有害自由基,预防疾病;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再生,增进视力;美容防皱;改善睡眠等功效。最近,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们做了一项有趣的脑科学实验,表明饮用浓缩的蓝莓汁可能改善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他们募集了26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并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12个人,每天摄入30ml浓缩蓝莓汁,另一组14个人摄入相应剂量的安慰剂,实验进行12周。两组被试在实验前和实验后都在MRI扫描仪内进行一系列认知测试,获取其功能磁共振图像。研究结果表明,浓缩蓝莓汁服用组与安慰剂服用组相比,在任务状态下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包括楔前叶、前扣带、脑岛/丘脑)表现出显著增强的脑活动,在静息状态下顶叶和枕叶的灰质血流灌注也有所改善,而且,工作记忆的表现也有所改善。这些结果表明补充富含花青素的蓝莓浓缩物可能通过改善健康老年人的脑功能和脑血流提高认知表现。要提醒大家的是:该研究的被试数量较少,研究结论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的验证。更重要的是,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的。蓝莓虽好,也不能贪多,尤其腹泻患者和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蓝莓属于凉性水果且含有较多糖分。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心态才是促进我们身体健康的秘诀哦。论文原文:Bowtell J L, Aboo-Bakkar Z, Conway M, et al. Enhanced task related brain activation and resting perfusion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after chronic blueberry supplementation[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7 (ja).贺永,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及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磁共振学组副主委。目前担任北师大脑成像中心主任、神经影像大数据与人脑连接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获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学位,2005-2007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在 PNAS, Brain, Biological Psychiatr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Google引用16000余次,SCI引用10,000余次,SCI-H指数51。2016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6”(神经科学与行为学领域)。所获重要奖项和荣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青年科技奖、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文章来源:主观认知下降
2023年02月24日
3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14
15
16
...
26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