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呆 发布的文章 - 天下无呆
**手机版登陆界面按钮/>
** 显示logo图标语句/>
首页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开始搜索
1
什么是混合性痴呆?有多少患者是混合性痴呆症?它的危害更大吗?
500 阅读
2
与失智症共生: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423 阅读
3
关于九期一(甘露特钠)疗效调查
407 阅读
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要点
374 阅读
5
同型半胱氨酸是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
241 阅读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搜 索
标签搜索
视频
非药物治疗
AD
症状
意见反馈
照护
新冠病毒
大脑炎症
天下无呆
累计撰写
139
篇文章
累计收到
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页面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找到
128
篇与
天下无呆
相关的结果
2023-01-09
拿什么拯救我,患者家属
2019年三八妇女节,我听了一场有关音乐治疗的讲座。在与音乐治疗师单聊时,我讲起八年前病逝的母亲。我的母亲患了阿尔兹海默症,患病晚期她完全不认识我,说她没有像我这么老的女儿,却记得一首她儿时的童谣。讲到这,我眼前浮现出母亲那时像个小孩子似的舞动着拐杖边跳边唱那首童谣的样子,一下我就哽咽泪涌。 回忆起那段陪伴照护患病母亲的日子,总是忍不住难过。居家照护患者是一件长期苦差,连续几年做下来身心疲惫,还不能奢望患者会有些许的好转。为了至亲至爱,多少辛苦的患者家属们如我在困境中坚持着……说拯救患者家属绝非戏言。拯救一:早就医早干预 母亲在2002年79岁时被诊断出患了阿尔兹海默症。那年也是我第一次带母亲去看记忆障碍门诊。之所以选择去看记忆障碍门诊,是那时报刊电视等传媒开始连续介绍老年痴症并建议发现身边老人有疑似症状要尽快就医,越早干预治疗,病情就越有可能恶化慢下来。 母亲退休前是大学老师,原本性情温和,很能克制自己。但是带母亲看病之前,她已有很长时间性情变得暴躁,会不分场合随意发脾气。有些话反复说了很多遍,她还会重复。那次看病做了许多检查,化验拍片子问卷答题等,最后诊断出来,大夫告诉我,母亲患了 老年痴呆症,而且这种病无特效药。 我开始不能接受这个诊断结果,虽然我是主动带母亲就医,希望是误诊,还期待着很快就有专治老年 痴呆症的新药问世。现实没按我的想象发展,几年后母亲的病情发展到连我都不认识。拯救患者家属的第一步就是要不失时机给予患者的病早就医早干预。拯救二:照护需要专业医护的指导 像我这样的患者家属之前完全没有护理知识,一下转型成为照护者,在照护过程的初期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如何回答患者不停地重复的一个问题?如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变话题?患者发脾气怎么办?如何避免?甚至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怎么办?长期处在这些问题中又得不到解决,患者家属的焦虑会越来越重。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咨询专业医护人士,寻求指导帮助。这样不仅有助解决棘手问题,也能减轻照护者的焦虑。焦虑的缓解,照护者才有可能耐下心来从容依照科学方法照护好患者。 母亲在病程中有一阵会在我上班时间频繁打电话给我,甚至间隔只有几分钟,说的还是上一通电话的事。那时我很焦虑,不知如何是好。我去了医院挂号就医咨询怎么办。大夫告诉我母亲能拨打电话是件好事,鼓励她坚持自己拨打电话,能锻炼她的大脑,保持住她自己打电话的能力。听了这番话,我细想了一下自己,在大部分状况下我还是可以耐着性子去接听频繁打来的电话的。我选择了随时接听母亲打来的电话。几乎在母亲病逝前一年,她慢慢丧失了自己拨打电话的能力。在照护过程中寻求专业医护人士的指导帮助是不能忽略的。拯救三:居家陈设要安全也要温馨 母亲在患病初期生活基本自理,一人在家时自己烧水做饭。直到有一次我发现她用完煤气灶只是把火关灭并没有彻底关闭煤气,令我很是后怕。为了安全我开始请家政服务员住在家中陪伴她照料她的起居。家中有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家里的燃气灶具和热水器不能让患者独自使用,以防操作不当漏气引燃引爆。有些操作复杂的家用电器要置放在远离患者的地方,以免使用不当发生危险。 曾看到过一则消息,某个国外专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设计的养老社区,怀旧风格,打造成那些老人年轻时生活的样子,老人们生活在自己的记忆中,自然舒适。家里的摆设要简洁实用也要有点怀旧,最好保持患者多年已习惯的样子或摆放患者熟悉喜欢的旧物。这样患者不觉得陌生有安全感。拯救四:全家共同分担照护 在家中照护阿尔兹海默照护患者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全家人要对阿尔兹海默症有共识,做好长期照护老人的心理准备,共同分担照护的责任。协商好轮流照护的安排,让家中每个照护人在一段照护工作后有机会调整休息,恢复精神和体力。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持长期居家照护患者。 北京的社区服务开设了托老室和老人病床等。听说还有社区设有专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家属的暖心服务:派遣专业护理人员替换疲惫的患者家属,让他们有缓冲休息的机会。 每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今年国际阿尔兹海默症组织提出的宣传口号是:Let’s Talk About Dementia(我们聊聊痴呆症)。中国的口号是:从容面对 不再回避。作为患者家属我很欣慰,多年举办阿尔兹海默症预防与干预宣传活动大见成效!无论专业医护人士还是社会大众不仅对阿尔兹海默症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预防和干预的意识,而且越来越关注患者家属,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并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护理指导。拯救患者家属需要全社会的援助,而获得援助的患者家属们在与阿尔兹海默病魔抗争中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文章作者:蒋建春
2023年01月09日
1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09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痴呆老人居家照护的提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由于痴呆老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护,并且对防控措施不容易完全理解,因此他们既是易感人群,而一旦感染也容易成为新的传播者。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ADC/CAWA )针对痴呆老人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可能面临的问题给予以下提示。 外出活动的受限,朋友聚会的减少,家庭成员居家和老人共同生活的时间无疑是增加了,这样也就有时间来更多的陪伴老人,有时间来更多的去思考。 脱掉自己的外套,放下手中的手机,把视线从屏幕上拉起来投向周围的面庞,放慢自己的脚步,减慢自己的语速,降低自己的语调,舒缓自己的语气,慢慢的用心来欣赏这个家,慢慢的用心来陪伴老人,在隔离病毒的同时,拉近与家人的距离。你将:1. 有机会从生命故事中去理解和思考老人的言行。2. 有时间得以认知和理解老人日常生活的全景状态。3. 有时间去了解老人的生活作息规律。4. 有时间去理解老人的情感交流方式。5. 有时间去发现老人超乎你想象的能力。6. 有时间去学习实践照护老人的知识。7. 有时间去陪老人聊天,下棋,打麻将。8. 有时间去陪老人在阳台上一起散散步。9. 有时间去跟老人一起做些家务。10. 有时间去和老人共同回忆自己的成长。11. 有时间去和老人共同缅怀老人的人生旅途。12. 你的陪伴减少了老人外出走失的风险。13. 你的陪伴提升了老人的安全感,信任感,满足感,幸福感。14. 你的陪伴改善了老人生活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性。15. 你的陪伴使得老人的营养,卫生,睡眠得到改善。16. 你的陪伴也是你人生旅途的加油站。 隔离的是病毒,隔不开的是情感。不怕寒风吹,心与你相随。来源: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康丰娟 郭艳娥 王炜 周波 解恒革
2023年01月09日
3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09
新冠带来新的“医疗压力”,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飙升50%-80%
阿尔茨海默病的感染性病因已经探索了几十年,尽管有支持性证据,但仍有争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新冠肺炎风险的增加和最近对新冠感染的长期神经后遗症的认识,部分反映了炎症过程,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神经病理学的核心。然而,新冠肺炎是否可能引发新发阿尔茨海默病或加速其出现尚不清楚。 2022年9月13日,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凯斯西储大学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COVID-19 with New-Onset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成果(图1)[1]。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增加了50%-80%。 此项研究使用TriNetX分析平台访问了来自68个医疗机构超过9500万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去识别电子健康记录,这些医疗机构代表了来自50个州的28%的美国人口,涵盖了不同的地理、年龄、种族/民族、收入和保险群体。研究人群包括6,245,282名老年人(年龄≥65岁),他们在2020年2月2日至2021年5月30日期间与医疗机构有过医疗接触,并且之前没有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 人群分为两个队列:1)新冠感染队列(n=410,748),在2020年2月2日至2021年5月30日之间感染了新冠病毒;2)非新冠感染队列(n=5,834,534),没有记录在案的新冠感染,但在2020年2月2日至2021年5月30日期间与医疗机构有过医疗接触。两个队列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差异,研究分析了所有老年人、三个年龄组(65-74、75-84、≥85)和三个种族/民族(黑人、白人和西班牙裔)的医疗数据。Kaplan-Meier分析用于估计新冠肺炎诊断后360天内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Cox的比例风险模型用于使用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比较匹配的队列。所有统计测试均在TriNetX高级分析平台内进行,显着性设置为P 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老年人在一年内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未感染者高50%-80%。在倾向得分匹配之前,新冠感染队列中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总体风险为0.68%,而非新冠感染队列中为0.35%。在倾向得分匹配后,与匹配的非新冠感染队列相比,新冠感染队列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HR:1.69,95% CI:1.53–1.72)。在按年龄组(65-74、75-84、≥85)、性别(女性、男性)和种族或民族(黑人、白人、西班牙裔)分层的人群中观察到风险增加,风险最高的为≥85岁的人群(HR:1.89,95% CI:1.73-2.07)和女性(HR:1.82,95% CI:1.69-1.97)(图2)。 研究发现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人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在≥85岁的老年人和女性中风险最高。研究局限性包括本研究的观察性和回顾性引入的潜在偏差,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不准确,这不应实质上影响相对风险分析,因为所有队列均来自同一数据集。未来需要从其他数据资源验证、长期随访、机制理解和检查其他类型的痴呆进行补充研究。 研究主导者凯斯西储大学杰出教授Pamela Davis表示:“如果阿尔茨海默病新诊断的增加持续下去,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将大量涌现,并可能进一步使我们的长期护理资源紧张。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我们认为通过减少高血压、心脏病、肥胖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一般风险因素已经扭转了局面。但是,现在美国有这么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新冠病毒的长期后果仍在不断涌现。继续监测这种疾病对未来残疾的影响非常重要。”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教授、药物发现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徐荣表示:“我们计划继续研究新冠病毒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尤其是更脆弱的亚群,以及重新利用FDA批准的药物来治疗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的潜力。”撰文|文竞择 排版|乔维钧参考资料[1]Wang L, Davis PB, Volkow ND, et al. Association of COVID-19 with New-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 2022 Jul 29. doi: 10.3233/JAD-22071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912749.来源:生物探索。
2023年01月09日
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08
美国批准新阿兹海默症治疗药物 可减缓初期思维衰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于2023年1月6日加速批准了一种备受关注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该药物由卫材(Eisai)和渤健(Biogen,BIIB.US)联合开发,卫材公司表示,该在美国市场的定价为2.65万美元/年。 这种名为Leqembi(Lecanemab)的药物是第一种被证明可以通减缓阿兹海默症造成的记忆和思维衰退的药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将它专门用于治疗轻度或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Leqembi是近20年来美国 FDA批准的第二款AD新药。此前,2021年6月7日,美国FDA通过加速审批渠道批准了自2003年来第一个AD新药——Aduhelm,而后却因为疗效的不确定,使得该药物商业化道路宣告失败,也引发外界对FDA新药审评标准的巨大争议。 Leqembi已被证明可以适度减缓疾病早期阶段的思维衰退,但该药物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医生和患者在使用之前必须仔细权衡。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学家乔伊·斯奈德博士表示:“这种药物不能治愈阿兹海默症,因为它不能阻止病情恶化,但它确实可以明显减缓疾病的进展,这意味着患者们可以拥有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来过正常生活。”
2023年01月08日
3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2-0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大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隐袭起病、缓慢进展。典型AD的临床表现,以健忘为首发症状。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典型AD之外,还有不典型AD,起病之初就可以伴随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或者仅以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组织专家对AD诊疗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完成了《AD诊疗规范(2020年版)》。 笼统地分类,AD可以分为两大类:家族性和散发性。 家族性AD的致病基因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比如app,ps1和ps2,只要后代个体携带其一将来必然会发病。 散发性AD目前国际公认的风险基因为ApoE epsilon 4,携带4者如果患上了AD,未来进展速度要比不带4的人快,起病年龄会早点。散发性AD又包括占比最高的典型AD和占比10%左右的不典型AD。不典型AD的首发症状可以跟记忆力没有关系。比如,额叶变异型AD,首发症状是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少词型原发进行性失语的首发症状可以是语言障碍,电报式的语言。自发语言和命名中,找词困难,复述和长句子理解障碍;后部皮质变异型AD又可以细分为:颞枕叶和双侧顶叶变异型不典型AD两种,首发症状为视空间障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辨距不良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少见的唐氏综合征。AD治疗原则: (1)早诊早治,终身管理。 (2)现有抗AD治疗药物虽然不能逆转,但可以阻断或者延缓疾病进程,应该尽早尽可能长期治疗。如果能够在临床前期阻断病程,就有可能将阿尔茨海默病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像糖尿病或者高血压一样的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终生维持在临床前期不进展,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减轻照料者的负担。 (3)针对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妄想、幻觉(幻听、幻视)、抑郁、淡漠、焦虑、脱抑制等思维、情绪、行为障碍的治疗:痴呆老人最典型的精神行为症状就是妄想,比如被窃妄想:东西找不到就怀疑有人偷走了,而被“偷”的东西往往不是什么重要的,只是一些琐碎生活用品;被害妄想:总是担心周围的人要害自己,到了晚上就夸张地把门窗堵上;或者怀疑家人要害自己而拒绝吃药,甚至拒绝吃家里人做的饭,只喝矿泉水、牛奶等密封包装的食品,或者跟着做饭的人的筷子夹菜,怕自觉这边的菜会被下毒等等症状。还有些精神行为异常症状:患者总是认为自己的老伴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这也是妄想的表现。对于BPSD的治疗要在抗痴呆治疗基础上,首选非药物干预,必要时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切记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小剂量滴定,见好就收。 (4)对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很重要,可改善AD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不容小觑。抗痴呆治疗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 (1)多奈哌齐(商品名:安理申):通过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乙酰胆碱递质的浓度。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甚至严重者会出现呕吐等,1-2周后症状即可消失,或小剂量滴定给药,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兴奋脑细胞会导致睡眠障碍(有失眠的患者可以改成每天早晨服药)、较严重的副作用为心动过缓(心率低于40次每分钟者不能用,小剂量服用是安全的)、个别患者可以诱发癫痫发作(因此有癫痫史者禁用)。 多奈哌齐的推荐起始剂量是5 mg/天,对药物较敏感者,初始剂量可为2.5 mg/天,1 周后增加至5 mg/天,1 个月后剂量可增加至10 mg/天。如果能耐受,尽可能用10 mg/天的剂量,使用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2)卡巴拉汀(商品名:艾斯能):能同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 量效依赖:日剂量大于6 mg 时,其临床疗效较为肯定。 目前卡巴拉汀的透皮贴剂已经上市,避免了胃肠道的副作用,使该药物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价格比胶囊便宜很多,性价比极高。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盐酸美金刚(商品名:易倍申):作用于谷氨酸-谷胺酰胺系统,属于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过量的谷氨酸递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 用法:初始剂量5 mg,第2 周加量至10 mg、第3 周加量至15 mg、第4 周加量至20 mg,每日1 次,口服。 肾功能损害者,美金刚剂量应酌减。对中重度AD患者,联用1 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获得更好的认知、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BPSD。甘露特钠 作用于肠脑轴,重塑肠道菌群,抑制异常的代谢产物,阻止外周炎性免疫细胞浸润大脑,降低神经炎症,同时抑制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以改善整体认知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根据近2年患者家属反馈,对于改善失智症患者的情绪、睡眠和便秘功能效果显著。 2019 年11 月2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国产原研药甘露特钠胶囊用于治疗轻、中度AD。经过了2年多的临床实践,2021年12月3日甘露特钠喜进医保,虽然进医保和进医院还不是一回事,但是大幅度降价是老百姓可以真正享受到的实惠,可以长期使用了。 用于AD临床前期阶段1的患者:建议一次一粒,一日二次长期服用; 用于AD临床前期阶段2的患者:建议一次二粒,一日二次长期服用; 用于痴呆前期,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阶段3的患者:建议3粒,日二次;滴定给药:一粒日二次,一周后增加到2粒日二次,第三周开始,3粒日二次,之后长期按照这个剂量服用。 用于痴呆期各个阶段的患者:建议滴定给药:一粒日二次,每一周增加2粒,直到3粒日二次,长期维持用药。 个人认为,甘露特钠可以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任何阶段,但是,还是在临床前期应用效果最好,可阻断AD病程,这是治疗的根本和意义所在。 另外,饭前、饭后或者与饭同服皆可。 以上三类药物根据《中国痴呆治疗指南》,都可以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单抗药 单克隆抗体靶向Aβ治疗AD的疾病修饰药物,比如Aducanumab,目前国内无药,没有使用经验。据悉,2023年第一季度末可以在海南乐城使用。但是,使用前需要检查淀粉样蛋白,阳性者才可以用。并且,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脑核磁,观察是否会出现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 related imaging abnormal,ARIA)。 5.其他 Donanemab和司美格鲁肽目前正在国内招募药物Ⅲ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但是只要量表MMSE测评在22-26分之间的患者入组,还要符合其它条件。针对BPSD的非药物干预以人为本 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行为等。制定和实施非药物干预技术时尤其应注意个体化特点。 面向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方法有环境治疗、感官刺激治疗、行为干预、音乐治疗、舒缓治疗、香氛治疗、认可疗法、认知刺激治疗等多种形式。面向照料者的支持性干预同等重要。 总之,遵循吃、动、用、思、睡五大方面,润物细无声,在每日健康的生活方式下,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认知。针对BPSD的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控制严重的幻觉、妄想和兴奋冲动等症状。抗精神病药使用应遵循“小剂量起始,根据治疗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缓慢增量,症状控制后缓慢减量至停药”的原则使用。常用的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对于高龄(通常为85岁以上)老人,可选择推荐剂量的1/2 作为起始剂量。 奥氮平起始剂量1.25~2.50 mg/天,最大剂量10 mg/天,分1~2 次给药; 利培酮起始剂量0.25~0.50 mg/天,最大剂量2 mg/天,分1~2 次给药; 喹硫平起始剂量12.5 mg/天,最大剂量200 mg/天,分1~3 次给药。抗抑郁药 常用的药物如舍曲林(25~100 mg)、曲唑酮(25~100 mg)、西酞普兰(10~20 mg,要注意QT间期)、米氮平(7.5~30 mg)和帕罗西汀(5mg-40mg)等。 具体用法用量,滴定给药: 舍曲林:四分之一片(即12.5mg)每日一次,早饭后半小时口服(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每四天增加四分之一片,直到症状消失的剂量维持用药。最大剂量每天100mg,一次口服。老年人一般50mg每天一次口服。或者根据个人体质,在有效剂量维持用药。特别敏感的人,可以再小一倍的剂量起步和增加剂量,需要遵医嘱(听医生的),根据个人体质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帕罗西汀:四分之一片(即5mg)每日一次,早饭后半小时口服(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每四天增加四分之一片,直到症状消失的剂量维持用药。最大剂量每天40mg,一次口服。老年人一般20mg每天一次口服。或者根据个人体质,在有效剂量维持用药。特别敏感的人,可以再小一倍的剂量起步和增加剂量,需要遵医嘱(听医生的),根据个人体质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米氮平:四分之一片(即7.5mg)每日一次,晚饭后半小时口服(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每四天增加四分之一片,直到症状消失的剂量维持用药。最大剂量每天30mg,晚上一次口服。老年人一般15mg每天一次口服。或者根据个人体质,在有效剂量维持用药。特别敏感的人,可以再小一倍的剂量起步和增加剂量,需要听医生的,根据个人体质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心境稳定剂 可缓解冲动和激越行为等症状。常用药物如丙戊酸钠(250~1000 mg)。文章来源:主观认知下降
2022年12月01日
5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21
22
23
...
26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113号